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听说过无人机送快递、无人机航拍,但听说过无人机架设高压线吗?还是几吨重的大家伙。
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在印象里,无人机也就是个小玩具,怎么还能干这种“力气活”?
在中国无人机慢慢的变成了特高压线路建设的得力助手,在崇山峻岭间穿梭,化身“空中飞人”,把重达几吨的高压线缆“牵引”到高空的任务。
除了架设电缆,无人机在特高压线路的维护、抢修中也大显身手,未来又会发展到什么厉害的程度呢?
几千米高的山峰陡峭的悬崖,底下就是湍急的河流,这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腿肚子打战。
有些地方地形更加险峻,别说人了连山羊都上不去。为了跨越那些深不见底的峡谷和湍急的河流,以前甚至会用迫击炮、射鲸枪这些设备来发射导引绳。
就拿湖南隆回县一个山区架线工程来说,那里的地形很复杂,山高谷深悬崖峭壁遍布。
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架线,效率自然就很慢,光是爬到一个塔基上,就得花上半天时间,更别说还要扛着沉重的设备和材料。
工期一拖再拖,成本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个工程下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后来有人想到了,无人机可能是很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无人机这小身板,能干什么重活?
但事实证明,这小家伙还真有两把刷子,它可以灵活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无人机是怎么做到的?
诀窍就在于“小线牵大线”,它会带着一根细细的尼龙绳飞到对面的塔基上,别看这绳子细,它的强度非常高,可承受几百公斤拉力。
绳子固定好之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再用它牵引更粗的导引绳,然后再用导引绳牵引更粗的钢丝绳,最后用钢丝绳把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吨的电缆拉过去。
这样一步步升级,最终就能把庞然大物般的电缆轻松搞定。有了无人机,原本几个月才能完成的架线工程,现在几周就能搞定。
更重要的是,安全的程度也提高了很多,工人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爬山越岭,在地面上就能操控无人机完成作业。
而且由于工期变短了,人力成本和材料损耗等也大幅度降低,整体成本也跟着下降了许多。
2016年国网湖南电力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施工,利用无人机架设导线,单基铁塔的施工时间由20天缩短至2天,效率提升了整整10倍。
线路架设好之后,后续的维护和抢修工作同样至关重要。特高压线路,那可是电网的“主动脉”,如果出现问题了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以前特高压线路的维护和抢修过程是很困难的,为了找到出故障的位置,抢修人员得花不小的力气才能到达现场。
碰上恶劣天气,那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变得更难了,抢修时间长效率低,严重影响供电的稳定性。
现在有了无人机这个“神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可以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动。2024年初,福建宁德一条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就发生过故障。
当时情况紧急,多亏了无人机及时出动,携带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成像仪等检测设备,迅速定位了故障点。
工作人员用一种电动升降装置和无人机搭配,快速到达了高空作业点,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抢修工作。
除了应急抢修,无人机在日常线路巡检中的作用也是不能小看的。以前电力工人要定期爬高进行人工巡检,时间长、费力气而且危险性极高。
现在有了无人机,巡检工作就变得轻松多了。无人机可以对线路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检,连人眼很难发现的细小裂纹还有松动的螺丝都能清晰地捕捉到。
发现不正常的情况还能及时做处理,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不仅如此,一些电力公司还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
比如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就利用无人机进行过抢修演练,模拟在暴风雨天气下,线路断裂的紧急情况。
演练中,无人机成功地扛着200多斤的抢修物资,飞到高山上的铁塔进行抢修作业,这载重能力和稳定能力,真是让人惊叹。
无人机在特高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低空经济这盘美味的蛋糕慢慢的变大,让很多企业和资本都想要进来分一块尝尝。
赛迪顾问的研究数据预测过,到2026年,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在低空经济的加持下,特高压建设也插上了翅膀。
各种专业的无人机服务企业不断涌现,它们提供从线路勘察、建设到维护、抢修的全套服务,让特高压建设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化。
有了这些专业的服务,电力部门能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把一些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会在特高压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大家享受着稳定的电力供应,可能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电力工人们是多么的艰辛。
为了让千家万户亮起灯,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生命。“你用电,我用命”,这句在老一辈电力工人中流传的话,如今听来还是让人感到很震撼和敬佩。
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从过去的“人拉肩扛”到现在的无人机作业,中国特高压技术一路走来是在不断地创新。
从±800千伏到±1100千伏,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建成了一条条连接全国的电力大动脉。
比如连接安徽和华东地区的特高压线亿千瓦时的电能,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一年的用电量。
中国特高压技术,不仅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慢慢的提升,相信中国特高压技术还会继续引领世界潮流。
这小小的无人机,不仅能送外卖、拍视频,还能在高压电线建设这种“硬核”领域大显身手。
从“小线牵大线”的巧妙方法,到配合“小飞人”进行高空作业,再到日常巡检保障线路安全。
无人机在特高压领域的应用,不仅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电力工人的工作方式,让他们告别了高处作业。
最近,多个网络站点平台上有自媒体博主发布视频,宣称2024年车检,为“史上最严”,有关“燃油车年检增加了OBD检测,收音机等不正常就过不了车检”,“十年以上的老车有一定的概率会被强制报废”等等相关言论,引发网友大量讨论。那么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近日,多名深圳网友发帖称“福田连夜拆不锈钢盲道”,获得了关注和点赞。在上述深圳网友的帖子下,不少网友再次感叹“深圳速度”“深圳这方面真的让人佩服”。
南方都市报消息,日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机构领导一栏发布更新,显示平原已担任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公开资料显示,平原出生于1976年7月,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
近日,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文称,深圳某房地产公司老板因债务问题坠楼。据传,该老板为深圳花伴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花伴里”)董事长陈某。12月9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花伴里求证时,相关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董事长陈某是“病逝”了,但详细情况不清楚。
据了解,近日,上海纪中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履行情况为全部未履行,涉及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相关的应用正在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也给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一张“人像照片”、一段近距离的人物视频,都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新手段和新工具。比如“AI换脸”技术,仅需一张目标人物的静态照片,就能让照片中的人物动起来。
近日,日本品牌优衣库(UNIQLO)创始人柳井正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声称,优衣库不使用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对此,我们坚决不能接受,并声明如下。新疆气候独特、地理位置优越,为棉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疆地区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
未来一周,冷空气“营业”格外积极,一股接一股不断渗透南下,几乎是无缝衔接。特别是12月10日至13日那股冷空气,更是实力不俗。在冷空气的接连影响下,各地气温将“溜滑梯”持续下行,不少地方气温将连创下半年来新低。在南方,最高气温10°C线将一路向南跨过长江,加速江南一带的入冬进程。
【视频】让加拿大成为美国51州?加拿大专家:作为成年人,我都不稀得嘲笑他!羊城晚报羊城派赵鹏 李国辉 等2024-12-04 20:09。
近日,多段“教授告深圳交警胜诉”的视频在各大视频平台传播甚至有视频称该教授“以一己之力舌战群雄”据悉,这是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的行政案件庭审录像录像中原告摩托车主王勇独自出庭应诉熟练引用法律条文与被告交警部门四名出庭人员展开激烈辩论网络上,大量自媒体将完整录像切片但是据媒体最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