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郑州8月21日电 码头岸边的起重机慢慢将集装箱吊放在船上,里边装着河南周口本地出产的莲花味精。前不久,50多吨莲花味精从周口中心港码头起航,经沙颍河入淮河干流,再入长江,经由上海港转运到非洲尼日利亚。
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河南开展内河航运有资源、有前史、有根底。近年来,河南施行内河水运复兴工程,临港经济开展方兴未已,联接“海上丝绸之路”不断获得新进展。
7月底,漯河港正式开港,沙颍河漯河至周口段完成复航。漯河市相关负责人说,漯河港规划年吞吐量460万吨,航道可通行500吨级船只,经过沙颍河进入淮河,最终能通联大海,服务范围掩盖豫、皖、苏等地。
为补齐归纳交通运输系统短板和扩展对外敞开需求,河南近年来全力开展内河航运,构成了沙颍河、淮河两条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到本年6月,全省通航路程达1500多公里,建造各类港口泊位90多个。
“河南的内河航运前史悠远持久,即便到20世纪60年代,仍有27条河流可通江达海,通航路程达6100多公里,尔后却逐渐式微。”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航务局局长王东说,现在,河南省正在施行千亿水运复兴工程,方案使用15年时刻,完成投资1790亿元,新建航道2700多公里、改建航道1900多公里,新增码头泊位280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4亿吨。
“中作业区4号、5号港池已开港运营,其他6个港池估计本年底可投入运营,到时8个港池设有47个千吨级泊位。”周口港区党委书记孙红伟说,周口中心港规划了东、中、西三个作业区,占用岸线个千吨级泊位,规划年货品吞吐量2300万吨以上。
烈日炎炎下,42岁的杜福安头戴草帽,拿着火焰切割机切钢板,为制作一艘千吨级船只做准备。从最早造百吨级的水泥船,到造千吨级的钢铁船,再到造赢利高的游艇、画舫,杜福安见证了自己家园河南淮滨县造船业的开展。
淮滨县因淮河而建、因淮河而兴。依托饮马港,淮河淮滨段构成了造船工业集聚区,培养出了7家规划以上船只企业。“淮滨的拳头产品是1000吨级至4000吨级的钢质散装船,长江上飞行的散装货船有四成来自淮滨。”淮滨县造船工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马键说。
跟着港口和航道不断改造晋级,河南加大以港口为中心的多式联运纽带建造,带动了淮滨造船业、周口临港经济开展。
“河南经过港口带动工业转型晋级,正在构成‘以水润省’的开展格式。”王东说。
经由周口中心港,世界各地的货品售入河南,河南的货品卖往全球。本年6月,周口中心港至淮安港开通了水运集装箱航线。周口中心港协作方——淮安淮河集装箱物流项目部总经理嵇长桃说,“公司的事务掩盖东部滨海省份的首要港口,方便把河南的更多货品转运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为与“丝绸之路”对接,周口市与郑州航空港经济归纳试验区、河南物资集团公司签定战略协作协议,一起打造“公铁水”多式联运纽带;与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签定联盟结构协议,尽力把周口中心港打造成豫货出海口。
在淮滨县,当地政府正在推进豫非贸易直通港建造。淮滨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丁伟说,淮滨使用淮河通江达海的优势,方案直通非洲毛里求斯路易港,把淮滨出产的食物、轻纺等产品营销售卖出去。
“河南复兴内河航运,正加速构建开展绿色化、设备网络化、船只标准化、服务质量化、管理现代化的内河航运开展系统。”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唐彦民说,这将推进河南无缝联接“海上丝绸之路”,为培养全省区域竞赛新优势、打造内陆敞开新高地供给坚实支撑。(记者 顾立林 刘怀丕 刘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