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人工肺、装呼吸机、杀鲜鲈鱼这安徽小伙真牛!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运人工肺、装呼吸机、杀鲜鲈鱼这安徽小伙真牛!

2024-10-19 新闻中心

  从大年初一算起的40多天以来,安徽小伙杨杰的身份不知道转换了多少次,一开始,他是不计报酬向武汉运送医疗物资的爱心志愿者,后来,他成了为武汉各大医院安装ECMO人工肺、呼吸机、紫光杀菌机器人的技术上的支持人员,再后来,他又成了给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送爱心餐的“最美鱼贩子”……“逆行”武汉的杨杰传递着中国青年的温暖与大爱,而那些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奇遇,也终会成为他这一生,最难以忘怀的独特记忆。

  2020年1月23日,31岁的杨杰从武汉回到安徽老家,1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杨杰刷朋友圈时,无意中看到一条求助信息:“南京有一批医疗器械,急需运到武汉正在筹建中的火神山医院,当时无运输车,医疗器械长期处在滞留状态。”看到这条消息,年前离开武汉回到安徽老家的杨杰心里咯噔一下,前两天,新冠肺炎能够人传人已经被证实,情况危急。此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等待这批宝贵的物资,到了当天晚上12时左右,杨杰发现,那条求助消息依然没人接应,他坐不住了:

  杨杰知道,此刻武汉的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急需各种医疗物资,他心中就想着赶紧去帮忙,可是没有想到,刚答应下来,这困难,就接踵而至,对方提醒他,运输医疗器械有严格要求,大货车要9.6米的高栏,还需要两辆大货车,司机一定要做好回去隔离14天的准备。原来,做好事可不是拍拍脑袋那么容易的,真实的操作起来,可真不好干!那时的杨杰甚至想着,要不算了?结果,他手机虽然放下了,可这送物资的心事却怎么也放不下了,只要一闭眼,那脑海中就是那批医疗物资的画面,“这得救多少人的命啊!可这除夕夜,到哪能弄到两辆跑运输的大货车呢?”

  一想到那是前线的救命物资,杨杰就坐立不安,犹豫再三,他心一横,说干就干,随即拿起电话一个一个联系,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大年初一凌晨2点多,有人主动和杨杰联系上了,说愿意从南京运送医疗物资到武汉市,但前提是,运输费用要13000元。

  杨杰基本上没有迟疑,钱在此刻真不算得上什么,还能有啥比救命更重要的?找到货车司机后,杨杰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是落下来了一半,那另一半呢?当然是自己的父母家人。

  杨杰清楚,要是明着跟爸妈说去武汉,他们必然不会让自己去,已无时间去说服老人了,这个30多岁的大小伙子趁着天没亮,避开爸妈,悄悄地从后门离开了家,连夜开着私家车从安徽出发赶往南京。直到凌晨3点,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的杨杰爸妈,才知道儿子要去支援武汉,而且人已经到了南京,老两口虽然理解儿子,但哪里能放心得下。

  1月25日早上6时,刚到南京的杨杰没顾上休息,就跟约好的司机会合,一同赶到了南京一家医疗器械厂,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午5点,杨杰只顾着装货,根本没歇过,“抢救车,型号:YC-J-0200001,10台;ABS急救车,型号:YC-J-0200090,4台;治疗车,型号:YC-J-0300337A,55台;病例车……”装好两大货车医疗物资,杨杰跟司机马不停蹄地沿着合武高速公路直奔武汉。就在这高速公路上,又过了一夜,第二天凌晨2时,一车物资到达武汉,正当杨杰一行人准备卸车时,麻烦又来了。

  由于当时的火神山医院还没有筹建完成,物资根本运不进去,杨杰临时接到通知,要把医疗物资暂时转运到位于武汉光谷的国药仓库。一行人转头上车,直奔仓库,两辆车物资转运完毕,到住宿的地方时已经是凌晨4点了,杨杰觉得应该能睡个踏实觉了,没想到,早上8点多,他的电话又被打“爆”了,原来,医疗物资还需要换地方。

  “当时真的很无助,武汉封城,路上没有车,想找人帮忙,没有人。我当时想,哪怕我们多跑几次,哪怕人再辛苦,及时把第一批物资送到医院去,也算是完成了我一个最大的心愿。”

  杨杰几经周转,在武汉当地找到了两个司机,自掏腰包付车费并为司机买了保险,用小车分8趟,耗时两天一夜,才把所有的医疗物资都送到蔡甸区临时仓库,那场景真的特别像是“蚂蚁搬家”。

  从安徽老家到南京再到武汉,运医疗物资的3天周转过程中,杨杰仅仅休息了几个小时,他感觉身体已经到了极限。给火神山医院运送第一批医疗物资的过程,杨杰发了一条朋友圈,看着那些点赞,大家的鼓励特别温暖,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给了这个安徽小伙子无限动力。

  2月5日,杨杰和当地志愿者一起,4个人用两辆车把第一台价值300多万元的ECMO,也就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体外人工肺,从新洲区阳逻运到了已经投入运营的火神山医院。随后,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内,杨杰联系车辆,让原本临时放置在蔡甸区的医疗物资全部运往火神山医院。2月9日,杨杰接到任务,又有3台ECMO到了武汉市,他和当地志愿者马不停蹄,将其中一台送到火神山医院,另外两台送往雷神山医院。紧缺的抢救机器算是顺利运到了,可医护人员们焦急的心情却没能缓解,由于武汉会安装呼吸机等相关机器设备的只有一位姓雷的师傅一个人,安装进度赶不上,别人又都插不上手,帮不上忙,此时,杨杰的脑袋又热了,当时就跟雷师傅申请,“我想学安装!您教教我!”

  为了加快安装进度,杨杰就跟在ECMO厂家工程师雷师傅后面,帮忙打下手。软件调试等细节自然得交给雷师傅,柜子、底座和氧气管这些辅助设备杨杰就能独立装好。在武汉期间,除了和雷师傅一起安装呼吸机,杨杰还学会了安装紫光杀菌机器人。2月20日,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杨杰和雷师傅用一个通宵,安装了15台呼吸机,装完呼吸机,还得把这些医疗器械大件运到病房,杨杰和湖北其他志愿者,在做好防护的同时,靠肩扛手抬,硬是把这些救命的物资运到了前线。因为爬楼梯搬东西磨损,杨杰已经磨坏了3双鞋子。后来据国药卫勤公司统计称,经杨杰装卸、运送的医疗设施有上千件,总价值5000多万元。说起这劳动成果,杨杰十分有成就感:

  “帮忙运输ECMO,然后现学现装,我现在已经是半个工程师啦!”难吗?嗯,怎么说呢?666!反正我学会了,有点像拼乐高。

  物资运到了,也安装调试完成了,这下,杨杰该回家了吧?可他还是放心不下武汉,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经常进出火神山、雷神山等等各大医院,杨杰看到了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支援抗“疫”一线的激情,自然也懂得他们的辛苦,他心中,萌发了给医护人员改善伙食的想法。杨杰一转头就在企业内部发起了募捐,然后联系生鲜电商,采购了1639条鲈鱼,让他们免费加工以后送到医院。可是,电商那边人手也不够,杨杰和同事干脆就全程加入到了现场的活鱼宰杀和烹饪打包、以及整合运送的所有环节当中。当第一批300条鲈鱼送到火神山医院时,医护人员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惊喜,让杨杰终身难忘:

  “他们说好久没有吃到这么新鲜的鱼了,由衷地感谢我们。有个医护人员又给了我一个称号——‘最美鱼贩子’!Oh,Yeah!”

  3月8日,杨杰和朋友又一起募捐了400斤草莓和许多郁金香,送往火神山医务人员手中。再后来,杨杰又联系了一家爱心餐饮店,为火神山医护人员送去了剁椒鱼头。忙得连轴转的杨杰说,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摆渡人”,他会一直坚守在“疫”线,直到这次战“疫”获得最后胜利。而聊起这次的有些奇幻的志愿经历,这个安徽小伙语气中朴实却充满了力量:

  “虽然我不是湖北人,但4岁就从安徽来到武汉,吃着鸭脖子、热干面,听着江轮的汽笛声、守着黄鹤楼长大,武汉有我各种成长记忆。武汉这一个地区就是这么江湖,散漫、任性、侠义、火气大,五湖四海,千人千面。这也正是我愿意为它付出的原因,为了它,我不介意自己再多几个志愿者工作的头衔,这些头衔里我最喜欢的是“摆渡人”的称呼,我将一直为这个城市“摆渡”下去,直到它重新恢复“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