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医”联动以“练”促防!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工程案例

“警医”联动以“练”促防!

2025-02-08 工程案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苏州公安交警部门紧抓苏州为交通事故伤员应急救治全国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会同卫健部门持续深化警医联动,实现急救“加速度”,守护健康“生命线日,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苏州市急救中心联合开展苏州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建设项目警医联动大型演练。

  12月30日,在沪宁高速南京往上海方向1138K路段,模拟两辆小客车在高速上发生追尾碰撞,造成驾乘人员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车内伤员迅速拨打110报警。110即刻与120联动,第一时间通知苏州市急救中心派出救护车,在警医联动工作机制下,发生紧急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仅需拨打110或120急救电话其中之一即可。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接警后即刻启动应急预案,与高速急救分站的救护车同步出警,一路护送救护车赶往现场。

  事故现场附近交警以最快速度抵达后,发现有两位乘客伤势严重,一位伤员手臂受伤,疑似大出血,另一位则出现心脏骤停的危急情况。现场交警迅速行动,配合默契,一人迅速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一人快速从警车内取来AED,规范并熟练地使用AED对心脏骤停的伤员展开急救;一人立即对手臂受伤的乘客进行紧急处理,防止伤情恶化,并为防止伤员出现失温情况取来保温毯对伤员进行保温。与此同时,120调度台通过视频远程指导现场急救,并实时监控救护车行进路线。

  “在争分夺秒的救援过程中,每一分钟的缩短都意味着伤者生的希望在增加。”正在包扎的一名交警说。

  在交警初步救治后,两辆救护车相继及时赶到。第一辆救护车的急救人员迅速为心脏骤停的患者安装自动心肺复苏机,持续进行专业的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操作,然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救护车上送往最近的医院。

  第二辆救护车的急救人员则有条不紊地为手臂受伤的患者进行抽血等必要的现场医疗处置,以便医院提前获取关键的检验样本,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相关依据。完成采血后,急救人员便把血样放入无人机中,在操作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无人机迅速朝着苏大附一院的方向飞去,它穿越在高速上空,灵活避开障碍物,以最快的速度将血样送往医院检验科。

  无人机的应用缩短了血样送检的时间,使医院能够在伤员抵达前就能做好充足的诊断和治疗准备,为患者的救治开辟了一条高速绿色通道,真正的完成了低空经济、科技赋能医疗救援,让生命的希望在分秒必争中得以延续。

  在救护车搭载伤员驶向医院途中,交警部门全力配合,开启绿波保障、铁骑开道、路口优先等应急通道机制,全力保障救护车快速到达、及时救援、有效救治。

  近年来,苏州公安交警会同卫健等部门持续深化警医联动,持续推动全市范围“警医联动”救治网络建设,建立警医沟通议事长效机制,通过“共建、共享、共发展”,搭建交流沟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警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伤员救治时效性,最短时间之内给予伤员专业有效的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苏州交警一直在优化“绿波通行”的全流程交通保障,警医双方不断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将急救前移至电话响起的一刻,全力守护苏城百姓的生命健康。

  苏州交警今年持续发力,邀请市急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工作,已有近4000名交警接受应急急救培训,开展了警医联动演练17场。通过一次次的实战演练,不断打磨了应急处置流程,也提升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默契。

  这不仅提升了警务人员在交通事故现场的急救处置能力,也为 120远程指导提供了有力支持,全方面促进院前急救各环节的质量提升与速度优化,筑牢苏城百姓生命安全防线,让生命救援在高效协作中赢得宝贵时间。

  “警医”联动,以“练”促防 此次演练,有效提升了 两个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水准